中新社江苏常州7月24日电 题:乘大陆互联网浪潮 台青自媒体人探索“流量密码”
作者 李百加
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活动7月23日在江苏省常州市舜山小镇举行,吸引众多两岸自媒体人踊跃参与。
活动现场,来自台湾高雄的自媒体人李东恩正在和摄影师协作拍摄。二人配合默契,镜头推拉摇移,将李东恩在非遗展位前与匠人交流、与同行致意的场景收入其中。李东恩说:“让更多台湾年轻人对大陆感兴趣,是我做短视频的初心。”
初心驱动探索:“用真实镜头打破隔阂”
李东恩今年5月发布第一条作品。两个月的时间,他便凭借数条爆款内容成为拥有上万粉丝的自媒体创作者。其中,前往上海追访台湾网红“馆长”陈之汉的经历令他印象深刻。
“我们背着13公斤重的背包,拎着19公斤重的行李箱,在雨中一路小跑。”李东恩回忆,当时他依靠粉丝、台湾亲友及“馆长”的直播来了解对方位置,最后在外滩追上“馆长”一行,送上了荣昌卤鹅、夏布、折扇等特产。
这条时长不足一分钟的视频,是李东恩抖音账号热度最高的内容,已获得11万余点赞,吸引不少台湾网友观看其他作品并留言互动,“看完决定暑假去大陆玩,求推荐”“很想去工作和旅游”“看了真的很感动”。
评论中不乏“蹭热点”“作秀”等质疑,李东恩表示将会用行动证明初心,努力用真实镜头打破隔阂,汇聚更多关注,拉近两岸距离。
记录鲜活日常:“对生活质感的追求相通”
来自台湾高雄的黄昱棠(化名)毕业不久便来到成都,入职四川交响乐团。他说:“上班演奏小号,下班参与运动,生活稍显单调。最初做自媒体只为丰富日常。”
黄昱棠认为,在社交媒体中,相较“照片墙”(Instagram)等,小红书的“知识属性”更强,烟火气也更浓,“不少人在小红书分享日常,网友会主动搜索攻略、询问细节,更具实用性”。
他用镜头记录自己的工作日常,拍摄街头美食与城市风光,偶尔融入台湾元素,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。“现在看到有趣的场景,会下意识举起手机记录。”黄昱棠笑称,自媒体创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。
黄昱棠坦然面对流量起伏。他说,期待用真实的生活切片,让两岸网友感受到彼此“对生活质感的追求相通”。
商者长远布局:“借流量赋能未来规划”
来自台湾台中的张天恩,现任常州一家餐饮企业总经理。在餐厅经营中,他带团队布局各类社交媒体,通过爆款套餐、代金券引流,还拍摄剧情类宣传内容。“从渠道覆盖和传播效果看,线上能量明显更高效。”他表示。
张天恩曾赴蓝带国际学院台湾高雄校区进修。多年来,他在咖啡厅当过服务员,做过西餐厅西点师,也经营过甜品店,对餐饮行业全链条运营有深刻理解。
“很多朋友都推荐我去做个人账号。”张天恩说,他不想急于求成。线上运营经验让张天恩对平台逻辑与用户心理有更透彻的把握,“做短视频如同经营餐厅,需先精准把握受众偏好”。他系统研究了各类头部美食账号,对制作工艺展示、产品特色呈现等内容形态进行分析梳理。
“大陆线上生态具有包容性与成长性,为优质内容提供了广阔空间。”张天恩对未来充满信心,期待借流量赋能人生未来规划。(完)
《zhongguoqiyejia》:2016niankaishi,xiechengtongguobujuMakeMyTrip、Skyscanner、Trip.comdenggongsilaitishengguojishichang,fugaiquanqiuyue200geguojiadeyewu。2022nianxiechengjinglirun14yiyuan,shixianniukuibingdafuzengchang355%,shibushihezaiquanqiudebujuyouguan?《(《)中(zhong)国(guo)企(qi)业(ye)家(jia)》(》):(:)2(2)01(1)6(6)年(nian)开(kai)始(shi),(,)携(xie)程(cheng)通(tong)过(guo)布(bu)局(ju)M(M)a(a)k(k)e(e)M(M)y(y)T(T)r(r)i(i)p(p)、(、)S(S)k(k)y(y)s(s)c(c)a(a)n(n)n(n)e(e)r(r)、(、)T(T)r(r)i(i)p(p).(.)c(c)o(o)m(m)等(deng)公(gong)司(si)来(lai)提(ti)升(sheng)国(guo)际(ji)市(shi)场(chang),(,)覆(fu)盖(gai)全(quan)球(qiu)约(yue)2(2)00个(ge)国(guo)家(jia)的(de)业(ye)务(wu)。(。)2(2)02(2)2(2)年(nian)携(xie)程(cheng)净(jing)利(li)润(run)1(1)4(4)亿(yi)元(yuan),(,)实(shi)现(xian)扭(niu)亏(kui)并(bing)大(da)幅(fu)增(zeng)长(chang)3(3)5(5)5(5)%(%),(,)是(shi)不(bu)是(shi)和(he)在(zai)全(quan)球(qiu)的(de)布(bu)局(ju)有(you)关(guan)?(?)
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
中英及中欧之间这种不舒适的磨合阶段看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。我们欢迎克莱弗利演讲中的积极表态,至少从中看到了中英关系转圜的一丝可能性,但对其将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到对华政策上持观望态度。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克莱弗利及其他欧洲政客一个隐患,即他们必须严格践行一中原则,决不要介入、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。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(本文系《环球时报》社评,原题为:对华理性,伦敦能否真正回归?)